國內企業風險管理趨勢分析
在風險管理框架的指導下,我國國內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公司,近年來廣泛開展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積極探索并開展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建設,隨著企業風險管理建設的逐步深入,以及受國際宏觀環境的變化與影響,當前我國國內企業的風險管理呈現出以下五大變化趨勢:
1、在管理層次上,由運營提升到戰略。
企業開展風險管理的初期,主要關注的是一般經營和管理方面的常規風險控制,強調日常流程風險點的識別和防范,側重基礎管理的夯實。隨著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改變了風險管理原來較強的內生性和封閉性,促使管理層從外部和更宏觀的高度進行風險管理的布局,強調對非常規、整體、關系企業生存和發展重大風險的預測和把控。同時,風險管理運行不但要求決策層的支持,更強調決策層的重視和參與。
2、在管理范圍上,由企業內部擴展到產業鏈。
金融危機給企業的一個重要啟示是,風險往往不會在一個企業內部封閉循環,而是沿著供應鏈或產業鏈,在企業或產業的上下游之間傳遞和蔓延。風險管理需要超越自身企業范疇,強調供應鏈上下游和產業鏈相互之間的統一規劃和協同應對,供應鏈風險管理日益受到關注。
3、在運行模式上,由獨立轉變為融合。
在風險管理建設初期,風險管理體系和企業原有管理體系彼此獨立、缺乏聯系甚至自相矛盾。隨著實踐深入,企業逐漸認識到風險管理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要將風險的防范和利用體現在企業戰略和日常運營之中,通過對原有管理體系進行新元素的植入以實現體系的整合和提升。目前,企業的管理制度建設更突出和強調風險元素,風險管理融合趨勢日漸明顯。
4、在管理技術上,由定性擴大到定量。
對大多數中國企業而言,風險管理的量化技術應用較少,更多的是依賴人的判斷。目前,國內企業在風險管理水平和國際水準的重要差異,不是在整體框架和體系上,而是缺乏科學、客觀的風險管理應用技術的支撐。企業已愈發重視風險事件數據庫建設和風險預測、風險評估數學模型的開發與應用,以提升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5、在管理方法上,由人工控制趨向自動控制。
企業流程風險點識別和相應控制點遵循頭緒繁多,如果沒有信息化支持,實施成本往往很高。隨著企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從信息化入手,盡可能將一些無須人工干預的管理標準、參數等嵌入到IT系統中,通過軟件來實現標準化的節點控制,減少風險管理的人工控制,實現自動化控制,降低成本同時又保障執行到位。另一方面,企業開始著手借助信息化系統開展針對海量的企業各類業務處理數據的監控,以增強對重點業務、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風險的實時監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