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分析與警示
國內銀行的追趕步伐也是相當快的,深發展,浦發,民生,工商銀行等都提出了他們自己的供應鏈金融方案。但在實際操作階段還有很多問題:
1,國內集團企業的資金管理職能沒有得到重視和明確,國家也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支持,此類集團資金的專業化的配置管理缺乏相應專業人才的打理,很多企業甚至搞不清資金管理部門和投資部門的區別,以至于資金的風險性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對于很多集團性金融方案沒有相關的市場敏感或合理化管理制度,給集團性企業帶來很多資金鏈上的危險。國內曾經倒下的幾個大公司多多少少與他們的資金管理粗放化很有關系。
2,信用環境復雜。國際上貿易還有國際信用證,國內的貿易反倒不能使用國內信用證,國內貿易很多的使用票據結算,曾經的票據滿天飛使得央行一度對此措施嚴厲。但現在國內信用證的管理規范是97年公布的,10年沒有過更新,各個銀行間的人民幣信用證缺乏可實行的模式通開通兌。
3,物流環境的復雜和混亂。運輸和倉儲的規范缺乏標準,流通中的物權很難得到相應保證,于是銀行很難做到對流程進行控制,使得風險管理無法得到無縫連接。等等。
在實際操作中,國內的銀行通常會將核心企業的信用放大10%-20%,用以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更大的授信支持來開發業務。但現實的問題是,如果這家大企業用10家銀行,每家銀行都對他們進行類似授信支持的話,無形間這個核心企業的信用被擴大了100%-200%,企業是否能夠應付如此巨大的信用增長?銀行又如何監管如此巨大的增長風險?信息化程度還不夠高的中國如何對海量的貿易單據進行審查和真實性評判?金融風險和道德風險交織在一起如何防范如何規避?
當然,供應鏈金融還是有其特別的長處的,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拓展的方式,相比政府擔保,行政命令,這樣的金融產品通過對核心企業的風險控制,可以輻射性服務他們的上下游,在一個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也可以幫助銀行解決資金過于富裕的問題,善莫大焉。關鍵問題是要建立健全全國性的信用管理體制并完善交易環節的金融工具標準化制定工作。
亞橋咨詢自2003年以來一直致力于對于國內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知識體系的培育和搭建工作,只有科學的起企業公司治理職能,同時完善了對于資金管理的理解,合理定位和明確分工,才可以很好的發揮企業集團卓著的資金管理規模效應,控制資金風險。本文也許有見解偏頗之處,歡迎有識之士批評指正。
上一篇:淺談新稅法中反資本弱化規定
下一篇:無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