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久久,国产污视频在线播放,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影院

首頁 > 了解香港 > 香港銀行

香港中信嘉華銀行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為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于2007年5月31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持有中信國際金融百分之五十五權益。 中信嘉華銀行期望透過為大中華及海外客戶提供方案,創造價值,將財富管理和國際商業服務提升到超越客戶期望的嶄新水平,成為擁有最高國際水平及實力的亞洲最佳區域性中資銀行。本行在香港擁有二十九間分行,其他中國網點包括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澳門分行及全資擁有的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海外分行網絡則遍及紐約及洛杉磯。穆迪投資及惠譽國際分別給予本行Baa1及BBB+的信貸評級。

  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全資附屬公司,中信國際金融控股百分之五十六權益由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公司)持有。憑藉中信公司的強大後盾,本行不斷開創優越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投資理財需要,長遠目標是成為帶給客戶超凡價值的領先金融服務提供者。

20年代

本行的歷史可追溯至1922年2月2日,已故林子豐博士在廣州創辦的嘉華銀號開始。本行的名稱是取自當時的嘉南堂及南華公司。
   1924年12月,本行以嘉華儲蓄銀行之名在香港注冊成為有限公司,全數繳付資本為五十萬港元,總行設于香港德輔道中二零八至二一零號。廣州的嘉華銀號便成了嘉華儲蓄銀行的廣州分行,主要業務包括存款及匯款,兩年後改名為嘉華銀行公眾有限公司。

30年代

  1931年,本行于上海開設分行,進一步拓展銀行業務,股本增至一百萬港元。1935年,由于中國經濟不穩,本行于上海及廣州的分行亦要停止服務。

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香港淪陷,嘉華銀行暫停一切銀行業務。1945年,本行在香港德輔道中二六九號新址重新開業,并于1949年一月改名為嘉華銀行有限公司。

60年代

  1964年,總行遷至香港德輔道中二五九至二六五號自置物業。

70年代

  1975年,劉燦松先生購入嘉華銀行超過三份之二股權,接管本行一切業務,令本行進入一個新紀元,業務迅速拓展。

80年代

  本行位于香港德輔道中的二十二層自置總行

  1980年,位于香港德輔道中二三二號的全新二十二層自置物業落成。總行于同年六月十日遷入後,旋即進行多方面營運電腦化。1980年7月,本行公開發售三千五百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一元,溢價每股三角,隨後于香港交易所掛牌。本行業務持續發展,在香港及海外分行數目不斷增加,除了在美國的洛杉磯及紐約開設分行外,亦在加拿大多倫多及福建省廈門市設立代辦處。一九八五年底,本行在香港的分行數目達二十六間,并有四個海外辦事處,全資附屬公司則包括嘉華國際財務有限公司及與荷蘭安美保險集團合資的嘉華安美保險有限公司。
   1985年是香港銀行業動湯的一年,所有中小型銀行都出現財政困難,嘉華銀行亦不例外。1986年4月21日,本行與中信公司簽訂協議,中信公司向本行注資三億五千萬港元,令本行得以繼續正常運作。

90年代

  在經驗豐富及能力超卓的管理層帶領下本行不斷成長,并已發展成為管理完善的本地中型銀行,被列為全球首一千間銀行之一。1998年7月30日,本行正式更改名稱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十一月推出全新企業形象,象征著新的企業價值及文化,充分體現決心改革及力求創新的精神。

  1999年12月,本行首次獲得國際評級機構評級。長期及短期外幣存款分別獲穆迪投資評為Baa2及Prime-3,財政實力評級為D,前景評級則為穩定。評級顯示本行財政狀況穩健,同時亦肯定了過去積極發展及改革的工作。

千禧新世紀

  2000年10月,本行成功推出嶄新的一百五十億港元存款證發行安排。這是本行歷來最大宗的存款證發行安排,亦是本行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的長遠策略之一。2001年7月,本行國際性發行首宗三億美元十年期後償票據,作為持續及有效地管理資本的其中一項工作,獲得理想的市場反應。

  建基于進取的擴展業務策略,本行于2002年1月斥資四十二億港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有限公司(華人銀行)。于2001年五月將本行財政實力評級由D調整至D+的穆迪投資,在收購計劃公布後亦確認本行Baa2之信用評級。為了更有效地利用中信公司在國內的網絡和優勢,掌握中國加入世貿帶來的無限商機,本行在2002年2月宣布集團,成金融控股公司,統領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三項業務。本行亦在2002年2月與中信實業銀行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長遠的全面業務合作關系。

  本行孔丹董事長、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與前香港華人銀行李永鴻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出席宣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的記者會。
   2002年5月,本行成功發行二億五千萬美元永久後償票據,為首宗日本以外的亞洲永久上層第二類資本票據。
   于2002年11月25日,中信嘉華與華人銀行在法律及營運上完成整合。兩行銀行業務的整合乃透過私人條例方式進行,《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合并)條例》是于2002年7月19日制定為條例。根據該條例,大部分中信嘉華的資產及負債,于指定合并日2002年11月25日轉移至華人銀行。于合并日,華人銀行易名為中信嘉華銀行有限公司,繼續經營整合後的銀行業務;而中信嘉華則成為一間金融控股公司,更名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繼續在香港交易所。

  本行常振明前常務副董事長、陳許多琳總裁兼行政總裁、江紹智前替任行政總裁、盧永逸前執行副總裁及萬紅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國際財務董事長一起主持本行完成收購中國國際財務志慶酒會的亮燈儀式

  2003年7月,本港與內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為本港銀行業開拓內地市場創造新的空間。為了立即打入內地的外幣市場,并爭取更有利的策略性位置以享有CEPA帶來的益處,本行于2003年10月宣布,斥資約九十萬美元(約六百九十九萬港元)收購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中國國際財務)的全部股權,有關收購于2003年12月獲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同時,本行與中信實業銀行合作推出的中信STAR信用咭亦于2003年底在內地面世,發揮了中信集團金融業務的綜合優勢及品牌效應。

  2001年11月1日,中信嘉華銀行以42億元收購香港華人銀行(周錫年),并于2002年1月17日并入,資產從591億元增至800億元。
   2004年至2006年間中信嘉華銀行分別于上海,澳門及北京開設分行,2008年4月14日成立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0日,中信嘉華銀行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
   本行過去以開拓創新精神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不懈努力,已獲得市場廣泛認同,令本行近年屢獲殊榮。展望未來,本行將繼續以香港為基地。作為一間進取、創新及以客為尊的機構,本行會致力帶給客戶超凡價值,成為大中華區內領先的金融服務機構。

編輯推薦:
{dede:field.title/}

推薦

我們的優勢

全球47個地區設有辦事處 (部分地區)

典型客戶案例

tricor卓佳 | 瑞豐德永服務客戶

客戶反饋

  • 殷先生 富來森集團經理

    瑞豐德永讓我更加專心于產品和團隊,服務非常專業。和瑞豐德永合作,省心!
  • 紀螢 貝塔斯曼集團董事

    專業的服務,專業的知識,瑞豐德永,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 羅先生 GAITELY經理

    在這次的服務過程中,現在的商務人員服務細致,專業認真,達到了我們的工作要求,十分滿意。
  • 李先生 海康威視總經理

    工作態度嚴謹,各階段進度把握合理,準確地滿足了我們對該項目的要求,希望未來有更多方面的緊密合作。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曲麻莱县| 湖口县| 偃师市| 滦平县| 图木舒克市| 搜索| 江门市| 儋州市| 昭平县| 崇信县| 临沧市| 忻城县| 五台县| 揭东县| 响水县| 湟中县| 建平县| 微山县| 梧州市| 达孜县| 肃宁县| 延吉市| 新泰市| 济阳县| 沙坪坝区| 仲巴县| 芦山县| 荆州市| 淄博市| 邯郸市| 许昌市| 历史| 甘洛县| 呼伦贝尔市| 常德市| 苏尼特右旗| 女性| 潞西市| 仙桃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