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發改委放行項目超千億 專家稱為4萬億2.0版
宏觀經濟數據狀況不佳,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發改委官方網站上顯示,進入4月以來,投資審批提速,僅5月21日一天就審批了100多個項目,相當于5月份前20天的總和。以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為代表的一批重大項目也在停滯數年毫無進展后,在近期獲得放行。
根據統計部門的數據,進入二季度,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準備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發改委審批投資提速,被解讀為中國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已經啟動,政府將通過一系列經濟政策來保證國內經濟穩定增長。有專家甚至高呼“4萬億2.0版來了”,在上一輪天量投資的負面效應尚未消化殆盡之際,新一輪投資潮是否會加劇通脹,成為所有經濟學家關注的核心話題。
“目前還沒有依據表明現在的投資力度可以與4萬億相提并論,當時是應對危機所采取的緊急措施,現在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達到當時的力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
五月放行項目超過千億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世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艱巨性進一步凸顯。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報告,1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14525億元,同比下降1.6%。而前三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3%,由此看來,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
國務院會議確定立刻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其實,從4月份開始,交通運輸部、鐵道部、國資委等六部委相繼出臺政策,向民間資本敞開大門。而發改委網站的信息顯示,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5月21日一天就審批了100多個項目,相當于5月份前20天的總和。
其實,今年2月底以來,重大建設項目審批速度明顯加快,部分高速公路網、機場和軌道交通項目獲得集中審批通過。據初步統計,1至4月份,新增項目增長8000多個,僅4月發改委批準項目就多達328個,近乎去年同期的兩倍。
進入5月,發改委項目審批再次提速。其中以首鋼、廣東湛江和廣西防城港等一批重大鋼鐵建設項目的獲批最為矚目。湛江鋼鐵項目停滯4年后終獲放行,上述項目相加總投資額度將在千億以上。
中金公司的最新研報顯示,發改委今年共審批通過1263個項目,除海外和以工代賑項目外有882個,公用事業行業項目占比高達78.8%,信息服務占比11.3%。其中公用事業板塊中風電項目占比42.3%;水電項目占比28.8%,發改委今年已經核準8.8GW水電站,完成全年目標44%,相當于去年全年核準量的70%,獲批規模較2011年明顯提速。
在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看來,在出口和消費短期內難以提升的情況下,加大投資無疑是穩增長的法寶。在短期內,投資對經濟的拉動立竿見影,效果最為明顯,“但效益就難說了”。
專家
與4萬億投資不可相提并論
此次投資跟上次信貸放水不同
國家發改委審批項目增多,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加,穩增長成為重點時,國家會不會再推出類似“4萬億”那樣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這成為眾多經濟界人士關注焦點。
“現在的信貸能力不足以支撐4萬億那么大的投資規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2008年商業銀行的信貸比在62%—63%之間,而現在已經上升到了67%,部分甚至更高,銀行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如此大規模放開信貸。
“今年全年的貨幣政策方向是以穩健為主。”連平說,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機百年一遇,其沖擊和影響當時難以預料,2009年中國進出口貿易對GDP增長速度的貢獻是-4個百分點,為了抑制經濟過快回落,故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現在的形勢跟當時明顯不同,進出口雖然仍不景氣,但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僅在-0.5到0個百分點之間。“現在沒必要采取反危機的措施。”
連平進一步分析稱,從融資主體來看,在2008年的4萬億大投資中,中央實際只投入1.18萬億元,其他都是地方政府和銀行放出的資金,其中銀行是主體。“當時中央貨幣政策是適度寬松,但銀行實際上是完全放開。”
“上一輪信貸總量比較大,也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但此后,中央加強了對地方融資主體的管理,很難再大開資金閘門。”連平稱。
本次投資結構有明顯優化
連平還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投資的提速只是在去年較低的增速上有所提升的,去年是我國“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但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僅為6%,有投資需求積壓現象。“現在獲批的大部分項目都是原來已經規劃好了的。中國太大、人口太多,基礎設施投資需求量大,特別是中西部等地區。”
“有了2009年的投資過程后,這一次發改委從項目的審批和項目投向上都是相當審慎的。我們發現其在布局上和2009年已經有非常大的不同。對于重復的基礎設施和產能落后的部門,投向是限制的。”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解釋道,“大項目方面,我國的鐵路、水利、環保、基礎能源等都有待繼續投入,我并不擔心會重復2009年的情況。只是發改委需要注意一點,在項目審批上要重視有增長潛力的、中期見到效益的部門。”
“發改委新一輪的投資刺激計劃側重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包括著重于綠色產業和各行業的科技創新上,在內涵和質量上與2009年四萬億的刺激計劃不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韓孟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原因是近5個月以來,經濟運行的態勢有些回落。在上半年的關口上來做安排,對年度經濟的宏觀把握可能會有作用,也為明年經濟運行和調整做一個鋪墊。
韓孟回顧,各省市、各行業近幾年一直“熱衷”于到發改委申請報批項目。有些項目到關口審查時就放松了,甚至一些“三高”產能過剩項目也予以批準。而這次項目的審查上,有了歷史經驗教訓,保證新的項目產生更加綠化,應該有了預案來嚴控這些問題。
“今天的監管機制比3年前更有力度了。”韓孟提到,一是部門之間的監督,包括財政部門還有金融管理部門,央行、政策性投資銀行、商業銀行,都會做相關的調研和任務;二是各行業間的監督,還有媒體的輿論監督,包括近年活躍的網絡微博。從機制上來說經驗豐富了。
國家每批一個項目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就是保證每一筆投資、項目都能夠不僅在經濟運行短期、中期發展都有基礎作用,有質量保障。還要嚴格杜絕使投資成為一種權宜之計。
韓孟認為,消費方面現在確實受到歐洲經濟危機的影響,且時間還在往下延續。中國產品的質量,如果在綠色程度上有保障,還是能夠給需求帶來更好的貿易效益。并且中國向發達國家的出口過程中,肯定會有更多的需求。
影響
投資或最快二季度可見效
劉維明指出,在3月初,他就已經反復提到:看到一季度的數據,明顯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都在放緩。外貿領域是我們沒法控制的,外需增長與否,還要看歐美經濟體能夠何時恢復。況且產業升級的更新換代需要一個過程。消費拉動是一個“長遠的詞”。一個是民生的問題,像收入分配的調節:養老、醫療、教育、居住等配套沒有完全解決,需求增長是遏制的;二是中國人消費習慣一時改變不了,前期財政補貼政策已經過期,各部門增長遇到麻煩,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個投資了,能控制的就只有投資。“十二五”期間最主要的還是要調結構,必須要有適度的經濟增速來保障。犧牲經濟增速是不行的。
“當前的投資需要把握好度,不需要反危機的刺激計劃,只要我們的GDP增速在7.5%以上就可以承受。靠投資穩增長雖然是短期行為,不可持續,但也不是說不可取,而要在增加投資的同時,要與調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結合起來。”連平指出。他預計,這一系列投資會在今年2—3季度見效,“經濟增速掉到7.5%以下的可能性不大”。
劉維明預測,國外從目前來看,美國增長穩定;歐洲系統面臨困難,需求持續疲軟但不會有太大波動。現在離2季度結束還有一個月,如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上來了。我國2季度經濟應該是可以見底的,三四季度可以企穩回升,全年的經濟增速應該在8.2%左右。南方日報記者 黃應來 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