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連續(xù)5季度放緩
據海關總署和財政部日前發(fā)布的信息,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3435.8億美元,增長14.1%,進出口規(guī)模雙雙創(chuàng)月度歷史新高;財政收入超過1.2萬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3.1%,但1至5月全國累計財政收入同比增幅顯著回落。結合之前公布的PMI(采購經理人指數)、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指標,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可謂喜憂參半。中國經濟增速是否還會下滑?年內能否出現(xiàn)觸底反彈的拐點?就此,記者采訪了業(yè)內專家。
二季度GDP增速或7%以下
“綜合各項數據來看,當前我國經濟呈現(xiàn)增速下行持續(xù)加劇的狀況。”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對本報記者說。此前公布的5月份PMI為50.4%,比上月回落2.9個百分點,創(chuàng)5個月以來新低;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跌1.4%,為連續(xù)第三個月負增長,也為2009年12月以來最低點。這顯示需求疲軟,增長乏力,為宏觀經濟亮起了“紅燈”。
對于5月進出口增速好于市場預期,專家解讀為主要受季節(jié)性因素和“五一”假期安排的影響。一般5、6月是新訂單集中交付期,訂單完成和交付拉動出口增長。今年“五一”節(jié)3天假期中有兩天安排在4月份,使得5月份工作日較多,這也帶動了更多的貿易量。然而,由于歐債危機走勢仍呈不確定性,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發(fā)生,中國對歐美地區(qū)的貿易依賴度仍較大,一些業(yè)內人士對下半年外貿形勢并不樂觀。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數據,5月份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長9.6%,比4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專家認為,盡管5月工業(yè)增速小幅回升,但無實質改善,工業(yè)生產情況并沒有大變化,經濟仍處于下行探底的通道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表示,工業(yè)增加值增速通常和GDP增速保持3到5個百分點的差距,如果6月份經濟數據沒有顯著提高,二季度GDP增速或將降到7%以下。
穩(wěn)增長不能靠“發(fā)鈔票”
“針對增長乏力的現(xiàn)狀,國家可以適當調整政策,但不宜過度。因為我們經濟面臨的問題不完全是政策能解決的。”劉元春表示,短期保增長的目標與中長期調結構的方針存在一定矛盾,政府不應片面出臺短期刺激經濟、長期埋下隱患的政策,只要保證經濟下滑力度不至于過大即可。
左小蕾指出,今年我國的穩(wěn)增長政策,沒有采取簡單的“發(fā)鈔票”的方式,這是正確的。“如果想保持經濟平穩(wěn)、健康的增長,應當著力滿足有效的投資需求,引導資本進入一些新興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業(yè)。”左小蕾說,“我國的服務業(yè)市場潛力巨大,過去我們強調的消費需求一般指實物消費,其實服務消費這一塊可以提升的程度還很高。比如養(yǎng)老產業(yè),社會需求很旺盛,但投資進去不能馬上收到回報,銀行和民間資本就不愿意投了,這就需要政策的大力引導。”
賈康認為,穩(wěn)增長沒必要進行政策“轉型”,而應保持穩(wěn)中求進的基調,優(yōu)化政策組合,加大實施力度,及時隨機應變。針對近期一些呼吁“樓市松綁”的聲音,他指出,房地產調控不能完全放松,但可以對首套房采取“定向寬松”。“應當盡量滿足老百姓對住房的剛性需求。”賈康說,“什么是剛需,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一刀切。地方政府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優(yōu)惠政策。”
放緩并未引發(fā)嚴重問題
盡管中國經濟增長已連續(xù)5個季度放緩,但多數專家并不表示過分擔憂。“我始終不認為中國經濟會硬著陸。”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對本報記者強調:“我們看到一些數據下降,似乎覺得經濟不景氣了,但這是主動調結構、壓縮過剩產能、降低無效投資需求的結果,是正常的現(xiàn)象。中國經濟一直在溫和地放緩,并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
連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wěn)定經濟增長的措施,包括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加快項目審批、支持節(jié)能家電消費的財政補貼下放、拓展新興市場的出口以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降息等。專家表示,現(xiàn)有的政策已經不錯,將對投資、消費、外貿三大領域起到刺激作用,并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但目前政策并未完全“打開”,有些仍停留在文件的層面,沒有馬上產生效果。“隨著投資的加碼,下半年經濟將逐漸回暖,預計6月底就會迎來經濟拐點。”劉元春說。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對本報記者表示,現(xiàn)有的數據只能反映上半年經濟增長較為低迷,等到6、7月份再來看,經濟形勢將更加明朗。“如果順利的話,我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就會觸底;即使是差的情況,在第三季度也會達到底部,第四季度出現(xiàn)反彈。” 賈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