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收支的調節
一、國際收支失衡的性質和原因
本節討論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因此,需要先了解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不同原因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應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調節。
(一)周期性失衡
周期性失衡是指一國經濟周期性波動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如當一國處于蕭條時,社會總需求減少,進口需求也相應下降,使國際收支盈余,同時使其貿易伙伴國的國際收支發生赤字。周期性失衡在二戰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表現得較明顯。戰后由于各國經濟周期的同步性,這一類型的失衡在發達國家之間有所減輕。
(二)貨幣性失衡
貨幣性失衡是指一國的國際收支在匯率一定的條件下。由于貨幣對內實際購買力的變化,引起進出口貨物相對價格的變化而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在這里,貨幣對內實際購買力的變化原因被認為是貨幣供應盈的問題。如果一國貨幣供應量過分增加,使該國的國內貨幣購買力下降,物價水平上升,這使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從而降低了出口競爭力,導致出口減少,國際收支發生赤字。另外,貨幣供應量增多將使實際利率下降,從而引發資本外流,造成資本與金融賬戶的赤字。貨幣性失衡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中期或長期的。
(三)結構性失衡
結構性失衡是指國內經濟、產業結構不合理而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這種失衡通常有兩個方面,均表現在貿易收支或經常賬戶上。
1,由經濟和產業結構變動的滯后和困難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在國際市場發生變化。新產品不斷淘汰老產品,新款高質量的產品淘汰舊款低質量的產品,新的替代品不斷出現的形勢下,如果一國的原有生產結構不能及時根據形勢加以調整,那么,貿易逆差勢必會出現。結構性失衡可能發生在所有的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2.由于一國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或產業結構長期不合理所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從國際貿易的角度,這種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指的是其產品出口需求的收人彈性低,價格彈性高,進口需求的價格彈性卻很低。這種結構性失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較為普遙。
結構性失衡具有長期性,扭轉較為困難。
(四)收入性失衡
收人性失衡指由于國民收人變化而引起進出口需求的變化導致的國際收支失衡。如一國在國民收人相對快速增長的時期,投資、消費及支出的需求隨之上升,從而導致進口需求增加引起國際收支逆差。國民收人相對快速增長的原因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周期性的、貨幣性的.或經濟處在高速增長階段所引起的。一般說來,由于經濟增長而引起的收人性失衡具有長期的、持久的性質。
(五)臨時性失衡
臨時性失衡是指短期的、由非確定因家或倆然性因素引起的國際收支失衡。如由氣候變化、政局變動等因家引起國內產量下降,會造成出口供給減少,進口需求增加。同樣,國外貿易伙伴國的這類突發性事件也可能帶來本國國際收支的變化。這種性質的國際收支失衡,程度一般較輕,持續時間不長,只要那些偶然性因素消失,國際收支便會恢復正常。在浮動匯率制下,有時根本不需要對這一類型的失衡進行政策調節.而在固定匯率制下,一般只要動用官方儲備即可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