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柯爾收購科龍
科龍的基本情況
(1)股本結構
(2)財務分析
(3)股價走勢
(4)收購資金來源。
在這次股權轉讓中,科龍的控股公司—順德市容桂鎮政府所屬的“廣東科龍(容聲)集團有限公司”把總計20447.5755萬股的法人股份轉讓給順德市格林柯爾企業發展公司.轉讓價款5.6億元。交易完成后.格林柯爾企業發展公司將持有科龍電器20.6%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廣東科龍(容聲)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將降為13.46%,為第二大股東。
據報道,收購前,顧雛軍已經同順德市農業銀行達成協議,只要預定購買的法人股過戶,農行可以采用股票質押貸款的方式.獲得收購科龍法人股的現金。
另外,顧雛軍從2001年6月份開始,就在香港創業板減持他手中的“格林柯爾科技”股票,共出售了9500萬股,套現2.93億元。
(5)如何實現資本回報。
如果把格林柯爾人主已連續兩年巨虧,蝕去凈資產22億元的科龍電器這一舉動稱為“格林柯爾的科龍博弈”,叫法似乎不太合適。不過,盡管如此,還是從博弈的角度來分析格林柯爾這一在中國家電史上可以濃濃地劃上一筆的購并行動,分析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格林柯爾將通過什么樣的途徑來達到收購的目的,實現資本回報。
收購科龍之前.有幾個人知道格林柯爾,又有幾個人知道格林柯爾制冷劑,有誰知道顧雛軍是何方神圣呢?就連家電界的資深人士可能也沒幾個人知道。
然而,幾乎是在一夜之間,隨著格林柯爾收購科龍電器股權的消息發布,格林柯爾一下子名聲大噪,而其老板顧雛軍也因為解救科龍于“水火”之中,成了家電界的風云人物。要說的話,顧雛軍絕對稱得上是2001年中國家電界的第一風光焦點。
據了解,格林柯爾入主科龍后,通過內部制度的調整、完善,科龍已逐步走上正常的管理軌道,今年實現盈利不成問題。不過,對一個兩年累計巨虧達22個億的家電大王國來說,新東家入主后不到半年就實現扭虧為盈,投資者心中不免會打上幾個問號。科龍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稱盈利1078萬元,其盈利具體如何得來不得而知。
不過,大家有理由相信,顧氏人主科龍絕不會圖“一時之快”后而拔腿就跑的。進人科龍這一龐大家電王國,必得要有長遠算計才可能獲其利。顧雛軍稱他是搭上了自己的終生名譽來經營科龍,這話應該是由衷之言。
格林柯爾人主后,如何借助其單一大股東的地位并實際掌握經營權而獲取J〔他股東所沒有的利益?說到底.實際上就是通過成本的轉移來實現更大的收益。這也是很多公司案中屢見不鮮的。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格林柯爾的制冷劑按市場價格每噸賣10萬元,如果格林柯爾通過掌握科龍經營權決定科龍電器以12萬元的價格買進,則每噸多出的2萬元收獲.很明顯,其中80%的超利潤,即1.6萬元是從其他股東身上獲得的。
此外,格林柯爾還可以通過設立其他的例如配件公司等途徑,以向科龍電器大量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合法買賣的方式,將科龍電器的利潤轉移至格休柯爾頭上。龐大的科龍機器,征年的采購量不下幾于·個億,在幾十個億中抽走幾千萬、一個億應該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實際上,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科龍在電視等媒體所做的廣告,其廣告詞中有這樣一句話“科龍冰箱使用格林柯爾制冷劑……”,表面上似乎在強調科龍使用了“技術先進”的格林柯爾制冷劑.實質上等于是利用科龍的廣告費在給格林柯爾制冷劑做廣告。
(6)如何改變科龍的盈利狀況。
根據科龍電器公布的2002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科龍電器本季度盈利1078萬元,也就是說已經扭虧。科龍在2002年第一季度的期間費用為24274萬元,與上年相比僅差312萬元.并沒有多少降低。換句話說,其銷售成本的降幅是非常大的。按季報的日徑計算的話,與上年同期相比、科龍第一季度降低成本額達7736萬元。
收購科龍,對順德地方政府,對格林柯爾.是雙贏的契機。容桂鎮了斷了理不清剪還亂的政企關系,順利從企業中全身而退;格林柯爾憑幾個億的啟動資金,控股科龍,運作70億的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價值達150億的科龍品牌,在更高起點上進入產業運作。對格林柯爾與科龍來說,是上、下游業務的整合,收購行為對兩家公司都是長期利好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