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于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此次美國大選被稱作歷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選。特朗普的上臺,中國將在短期內面臨各領域的沖擊。貿易政策與出口:特朗普關稅或較大程度拖累出口與增長美國大選結果與出口直接相關,直接決定貿易壁壘是否會大幅升級。特朗普當選帶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關稅政策將對我國的產業經濟造成多方面的沖擊。未來的出口結構將面臨嚴峻挑戰,部...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于當地時間11月6日凌晨宣布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獲勝。此次美國大選被稱作歷史上最激烈的一次大選。特朗普的上臺,中國將在短期內面臨各領域的沖擊。
貿易政策與出口:特朗普關稅或較大程度拖累出口與增長
美國大選結果與出口直接相關,直接決定貿易壁壘是否會大幅升級。特朗普當選帶來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關稅政策將對我國的產業經濟造成多方面的沖擊。未來的出口結構將面臨嚴峻挑戰,部分依賴美國市場的行業需快速適應新的貿易環境。
特朗普關稅主要主張為:1)對華60%全面關稅;2)特定行業(新能源等)最高100%的額外關稅。加征60%的全面關稅將不可避免地對整體出口及GDP增速造成拖累。
從過往經驗來看,關稅加征后1-2個月顯著壓制出口。行業上,中國對美出口占比低(風險敞口低),并且美國對華進口占比高(依賴度高或獲得豁免)的行業風險抵御沖擊的能力較強,如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及玻璃、機電及影像設備、塑料橡膠以及機械。而中國出口絕對金額較高且出口至美國占行業總出口比例較高的行業有:電機電器、機械器具、家具家居、玩具及運動用品,紡織品、針織服裝等,占比在10%甚至20%以上。如果特朗普再次實施高達60%甚至更高的關稅,這些行業可能再次遭遇出口瓶頸,并進一步抑制整體經濟增長。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將對我國各主要行業部門產生沖擊,其中對中國制造業出口美國的影響最大。回顧2018-2019年期間,我國對美出口中,機械器具、電器設備等產品的出口額下降顯著,部分產品出口增速甚至出現負增長。
特朗普再次當選可能加速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保護和發展,如半導體、先進制造和人工智能技術。如果這一趨勢延續,我國在半導體和高端制造領域的外部壓力將持續增大。因此,我國需要加大對核心技術的投入,確保在關鍵領域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
為了應對潛在的貿易摩擦,國內制造業需需要加大在高端制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取得突破,以減少對外部技術和供應鏈的依賴。通過轉型升級,提高技術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進而增強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2018-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最嚴重的階段,涉及美國市場的中小企業出口訂單普遍減少了20%以上,部分企業不得不尋找新市場。而越南的市場份額則分別增加了1.2個百分點。
因此,在全球供應鏈和市場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國需要加快在新興市場的布局,加強與亞太等地區的經貿合作。這不僅能夠緩解美國市場份額的下降,還能為我國出口行業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在全球化的今天,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新興市場的崛起,都對產業鏈的布局產生著深遠的影響。近年來,東南亞的快速發展成了全球經濟的“小馬達”。隨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許多企業開始把目光轉向東南亞。
越南、泰國和印尼等國家,因為勞動力成本低、地理位置好,再加上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吸引了很多外國投資。東南亞的許多國家,也都在推出各種措施,吸引外資,推動制造業的發展。比如,越南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外國投資者投向高科技產業。泰國政府也努力將國家,打造成東盟地區的制造業中心,吸引全球的制造企業前來投資。
中國制造業出海東南亞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優勢:
中國制造業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領域具有明顯的技術、成本及產業集群優勢。2023年中國在東南亞“新三樣”的出口同比增長高達89.3%,領跑全球。
產業鏈配套:
中國企業通過在東南亞的投資,可以主動重塑產業鏈,適應國際環境的新變化,同時也可以跟隨產業鏈龍頭企業進行轉移,建立更加多元化和穩定的產業配套能力。
市場潛力:
東南亞市場規模巨大,與中國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上相對容易溝通,交通成本更低。近年來中國加強了與東南亞的經濟合作,為國家間企業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成本優勢:
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例如越南、印度尼西亞的月平均工資遠低于中國,這使得不少企業選擇到東南亞建廠,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政策支持:
東南亞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投資建廠,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稅收優惠、免稅期等。
全球資源配置:
通過海外投資可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配置全球要素能力。
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制造業特別是低端制造環節已經喪失了傳統的比較優勢,有必要通過推動產業升級、拓展國際市場來突破發展瓶頸。東盟地區具有承接中國產業的較好條件,逐步形成顯著的比較優勢。
這些優勢為中國制造業出海東南亞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根據自身戰略和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產業鏈布局。中國企業需要積極審視宏觀政策和市場環境,了解各國的專長資源來適配自身的業務需求。
作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和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擁有近7億人口的東南亞市場,正越來越多的受到關注。東南亞區域正依托其自身的產業基礎以及與中國日益提升的政經互動,吸引著中國企業的入駐,這使得東南亞地區的制造業機會不斷提升。
在全球21個國家/地區47個城市設有辦事處
人員包括資深的專業領導層和擁有各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員。
包括財富雜志全球500強至初創公司等不同規模的企業。
為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中40%的企業提供服務。
為于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上市的1,800多間公司提供投資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務。
為新加坡及馬來西亞600多間上市公司提供服務。
tricor卓佳 | 瑞豐德永服務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