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合理的公司結構規避匯率風險
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放,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不斷頻繁。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給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這種風險稱之為匯率風險。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一般都是采用用外匯或國際貨幣來計價。美元作為世界貨幣,是企業進行國際貿易活動中最為廣泛使用的一種貨幣。目前大約有70%的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采用美元來計價。
在我國自從2005年7月開始實行了浮動匯率制度至今,由于匯率的波動給國內的生產者和經營者在進行國際貿易活動中帶來很大的匯率風險。尤其在當下,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不斷單邊走弱,給國內的進出口企業帶來的難以估量的風險。
按照企業過去的經驗,在遇到匯率走勢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企業往往會選擇外匯衍生產品,如遠期、掉期、期權等來規避匯率變動可能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以及不確定性。在面臨匯率風險的時候企業采取衍生產品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是那些比較大型的集團企業,情況又如何呢?
我們假設有一個生產制造型的集團企業下屬有多家子公司,這些子公司需要從海外市場上進口原材料,然后進行一系列的加工,再將半成品或成品出口到海外市場上。由于這個集團企業參與了國際貿易,并在其中充當了不同的進口商和出口商的角色,那么市場上匯率的波動肯定會對集團內部產生正負兩種完全相反的影響。那么這兩種完全相反的影響能否在集團內部進行自行的相互抵消呢?或是盡量減少受匯率波動影響的企業的個數呢?對于企業來說,盡量減少外匯儲備的頭寸,就可以降低匯率波動所帶來的影響。而且如果集團內每一個子公司分別與銀行開展外匯衍生產品服務,那勢必也會造成企業資金管理效率的低下,總部集團難以整合各個子公司的資金訊息,此外分散化的管理還會弱化企業與銀行議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