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企業內部控制框架的思考
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大體上可以分為內部牽制、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與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內部控制的雛形———內部牽制。它是以賬目間的相互核對為主要內容并實施崗位分離,這在早期被認為是確保所有賬目正確無誤的一種理想控制方法,也是現代內部控制理論中有關組織控制、職務分離控制的雛形。第二階段是內部控制的初步形成———控制系統。它是從職務分離、賬戶核對為主要內容的內部牽制逐漸演變成由組織結構、職務分離、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因素構成的控制系統。
該階段的發展是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而形成的。競爭的日趨激烈,使得各級管理人員不得不進行全面企業管理的探索。在泰羅等管理理論的指導下,企業經營管理者從內部牽制原則出發,嘗試著從組織結構、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對其所屬部門的人員及工作進行組織、制約和調節。第三階段是內部控制的成熟期———內部控制結構。
它是西方學術界在對內部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進行研究時,逐步發現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聯系的,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內部控制結構的要領,認為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包括為合理保證企業特定目標的實現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并明確了內部控制結構的內容為控制環境、會計制度和控制程序三個方面。第四階段是目前最具權威的由美國COSO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g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它提出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經理階層以及其他員工為達到營運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同時提出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五個相互聯系的要素。
從以上對內部控制理論的理解,可以發現內部控制所包含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其內容越來越豐富。